为什么量化投资必须要多个模型

有些新手会问量化投资为什么这么多模型,,为什么不找一个收益率最高的做?为什么不找一个夏普比率最高的做?我今天来分享一下为什么量化投资必须要多个模型。

 

首先看几个概念:收益和波动,赔率和概率,优化和过度拟合。

 

 

收益和波动

“Outperforming  the market with low volatility on a consistent basis is an  impossibility. I outperformed the market for 30-odd years, but not with  low volatility.” —George Soros

“持续超越市场却保持低的波动性是不可能的事。我在30多年里超越了市场,但波动性却并不低。”—索罗斯

 

很多职业投资者的目标都是超越市场。但问题在于,大多数投资人都希望长期获得高回报并超越市场,但同时却厌恶短期的大幅度波动。遗憾的是,投资组合的低波动与超越市场的表现不可兼得。作为衡量市场表现的标准,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从1985年12月底到2000年4月底上涨很多,相当于把100块钱变成了687块钱。

 

但巴菲特则相当于把100块钱变成了4605块钱,远远超越了市场。虽然巴菲特和索罗斯远远超越了市场,其波动性也非常大。超越市场越多的,其波动性也越大。可以说超越市场的代价之一就是大幅度的波动。从实证的的角度看,很多表现优秀的基金超越市场不是持续稳定的超越,具有稳定的优势,而是在市场不好时超越,在市场狂热时表现一般,甚至逊色。换句话说,战胜市场不是多赢,而是少输。

 

 

概率和赔率

概率和赔率的组合就是期望,经常有人说量化朝着大概率的方向做,但有没有想过0.9概率为正但收益是10%,而0.1的概率为负但收益是-99%呢?其实,量化是朝着高期望的方向做,这个例子的期望收益是-0.9%,赌久了肯定亏干净。很多策略在高夏普比率的背后,统计的时候经常会发生胜率低于50%的情况,背后的原因就是虽然胜率可能偏低,但每次失败后的回撤控制的好,而一旦策略成功后贡献的盈利比例很高,于是整体的期望值较高,符合量化投资选择策略的标准。

 

 

优化和过度拟合

通过对上面期望值的筛选后,初选出来的量化模型需要进一步优化,比如测试新参数、测试适应哪些行情等,通过测试不同参数可以得到对历史行情更为有效的策略。也可以根据2011-2013的数据测试出来的参数应用在2014的行情上,这样多次测试后总能挑选出一个比较优化的模型。

 

值得一提的是,回测策略最需要避免的问题是过度拟合,比如当拿到过去十年的数据后,大致使用10种方案进行回测后发现一种比较有效,然后以此为基础分析了10种改进,再选出一个进行改进,无数次改进后总能做到一个对过去数据无比有效的方案,可这种方案不会有任何参考价值,因为其对历史数据过度拟合了。

 

 

量化的本质

若能开发足够多的模型,每个模型分配一定比例的仓位,各自根据系统信号独自运作,那么整体资金曲线就不会大起大落。对于每一个交易策略来看,要想获得高收益必定承受高波动,对其优化的时候两者一定无法兼顾,且时间轴上来看无法做到适应所有的行情。由于交易策略不会适应所有的市场行情,所以在某一个策略无效时,不会给整个资金带来致命损失,所以管理人要经常测试所有的模型,以及时调整参数、删减模型、增加模型。

 

文中第一部分论述高收益和低波动是矛盾的,第二部分讲概率和赔率的矛盾,第三部分讲优化与过度拟合的矛盾。所有想表达的,化作一句话就是没有一劳永逸的交易系统,追求在所有行情下都合适的交易系统是徒劳的。选择不同交易策略的时候最好使得其有一定的互补性,也就是降低其相关系数,这样多套系统同时运作会降低标准差,获取更高的夏普比率。

 

相关推荐:

海通证券:2015年中期量化投资策略

免责声明: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及交易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收藏
相关推荐
相关下载
登录后评论
Copyright © 2019 宽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