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
物价指数是一个衡量市场上物价总水平变动情况的指数。物价总水平上升则意味着发生了通货膨胀,反之,物价总水平下降意味着通货紧缩,物价指数正是用来衡量经济中发生的通货膨胀或是通货紧缩的一个指标。如果物价指数上升过大则表明通货膨胀已成为了影响社会和经济不稳定的一个因素,央行就会有紧缩货币的政策和相关财政政策的颁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该指数的升高往往会对经济造成影响。物价指数是一种能够表示一个经济的宏观经济指标。

物价指数简介

物价指数是一个衡量市场上物价总水平变动情况的指数。物价总水平上升则意味着发生了通货膨胀,反之,物价总水平下降意味着通货紧缩,物价指数正是用来衡量经济中发生的通货膨胀或是通货紧缩的一个指标。如果物价指数上升过大则表明通货膨胀已成为了影响社会和经济不稳定的一个因素,央行就会有紧缩货币的政策和相关财政政策的颁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该指数的升高往往会对经济造成影响。物价指数是一种能够表示一个经济的宏观经济指标。如:在半年内物价指数上升25%那么就是说成本在提高,金钱的价值在贬低。半年前的100元现在只能买到75元的物品或消费。 [1] 

物价指数分类

  • 消费物价指数
  • 生产物价指数
  • GDP平减指数

物价指数消费者物价指数

物价指数概述

消费者物价指数(英语:consumer price index,缩写作CPI;亦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经济学上,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它是衡量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之一。一般定义超过3%为通货膨胀,超过5%就是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CPI往往是市场经济活动与**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CPI稳定、就业充分及GDP增长往往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目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国家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可用的手段有加息、紧缩银根、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增加生产、平抑物价等。

物价指数计算方式

消费者物价指数测量的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包括多种(常有几百种)商品和服务零售价格的平均变化值。这多种商品和服务会被分为几个主要的类别。在计算消费者物价指数时,每一个类别都有一个能显示其重要性的权数。这些权数是通过向成千上万的家庭和个人调查他们购买的产品和服务而确定的。权数会经常修正,以使它们与现实情况相符。CPI是一个固定的数量价格指数并且无法反映商品质量的改进或者下降,对新产品也不加考虑。CPI若扣除容易波动的食物与能源的统计数字,此数据称为“核心物价变动率”,当核心物价变动率低于3%时,经济成长率应是处于相对低的水准。
中国大陆的CPI的构成包含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娱乐教育文化、居住八大类产品价格,在八大类产品中CPI权重最高的 [2] 

物价指数生产物价指数

生产物价指数ProducerPriceIndex,简称PPI)是一个用来衡量制造商出厂价的平均变化的指数,它是统计部门收集和整理的若干个物价指数中的一个。如果生产物价指数比预期数值高时,表明有通货膨胀的风险。如果生产物价指数比预期数值低时,则表明有通货紧缩的风险。 [3] 

物价指数平均物价指数

概述
平均物价指数GDP deflator,又译GDP平减指数国内生产总值平均物价指数,或implicit price deflator for GDP)是名目GDP与实质GDP的比率,表达了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的比例关系。

物价指数特点

  1. GDP平减指数衡量所有产品与服务价格。
  2. GDP平减指数只包括国内的产品,进口不在GDP部分。
  3. GDP平减指数给产品价格以变动的权数。 [4] 

物价指数参见

  • 消费者物价指数
  • 通货膨胀
参考资料
  • 1.    McCulloch, James Huston. Money and Inflation: A Monetarist Approach 2e,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 Academic Press, 1982.
  • 2.    Hobijn, Bart; Lagakos, David (May 2003). "Social Security and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for the Elderly". Current Issues in Economics and Financ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9 (5): 1–6. Retrieved April 11, 2013.
  • 3.    The Economist, Volume 387, May 31 - June 6, 2009, page 109
  • 4.    "Archived copy".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09-01-17. Retrieved 2016-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