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流通量是某一时点一国(或地区)离开金库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数量。投放货币即增加货币流通量,反之,回笼货币即减少货币流通量。增加或减少货币流通量主要是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货币流通量过少,不能满足商品交换的需要,即会影响经济发展;货币流通量过多,超出商品交换的需要,即会出现通货膨胀,同样影响经济增长。 [1] 

货币流通量定义

该指标的数值可以直接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综合信贷计划执行表“流通中的货币”项目获得。计算公式为:
期末市场货币流通量=期初市场货币流通量+本期现金投放总额-本期现金回笼总额
该式中,现金投入与回笼分别指银行将现金从业务库投放到市场上和现金从市场回到银行业务库的数量。投放货币就增加了货币流通量,反之,回笼货币就减少了货币流通量。增加或减少货币流通量主要是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货币流通量过少,不能满足商品交换的需要,就会影响经济发展;货币流通量过多,超出了商品交换的需要,就会出现通货膨胀,同样会影响经济的增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货币涵盖范围的大小和流动性的差别,把货币供应量家族划分成三类:
M0(市场货币流通量)是指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
M1(旧称狭义货币供应量)是指M0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
M2(旧称广义货币供应量)是指M1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客户保证金。
M3(广义货币)是M2加上私有机构和公司的大额定期存款。
M4是M3加上各种有价证券,包括本票、债券等。

货币流通量分类特征

M0与消费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
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0。
M2流动性稍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
M3货币供应指标,是一个衡量货币供应的主要指标,它包括钞票,硬币,活期存款和4年期的定期存款,即 M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在长期中,所有M3货币都是可以无损变现或用于抵押的(如果不考虑央行信用)。但M4在长期中能否无损变现或用于抵押则要考虑企业信用问题。
欧洲央行用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幅度来衡量通胀的压力。通过考察不同层次的货币对经济的影响,以从中选定与经济的变动关系最密切的货币资产,作为中央银行控制的重点,有利于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并及时观察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央行对M3每年设一个增长目标范围,高于范围的M3增长引起通胀担忧。由于美元信贷的过于泛滥,美联储在2006年3月宣布停止M3的报告。

货币流通量决定因素

一是一定时期的商品价格总额,即各种商品的价格与商品数量的乘积的总和;二是货币流通速度,即同一时期内货币在买主和卖主之间转手的次数。用公式来表示就是:
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M)=待流通商品数量(Q)×商品价格水平(P)/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V)
这个公式表明了货币需求量变动的基本规律。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货币需求量取决于商品价格、流通的商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三个因素。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这是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至于纸币的流通规律仍是以金属货币流通规律做基础的。

货币流通量增长关系

一般而言,一定时期的经济体如果商品结构、价格和总量没有大的变化,那么所需的货币流通量也不需要太大的变化。但如果经济处于增长之中,货币流通量不足会引起通货紧缩,阻碍经济增长。适当增加货币流通量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这一方面是因为货币流通量的少量增加会令经济体中的个人和企业(尤其是最先接触到增量货币的这部分)产生财富幻象,刺激消费,需求扩大,进而刺激生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传统货币理论假定市场总是出清的,价格变化的信息可以瞬间传给整个市场,但现实中不然,价格信息传递有成本和时滞,所以需要的货币流通量比理论量更多。但如果货币流通量过多,则会导致经济运行失控,物价飞涨。

货币流通量流通量

上述介绍是基于纸币流通理论的,现代的货币理论基本都是关于纸币的。金属货币时代,货币流通量同样决定于一定时期的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但因为金属货币本身是商品,而不是纸币那种国家信用的符号,因此向流通中注入过多的金属货币会使得一部分金属货币退出流通被人们贮藏起来,另一部分则会被作为原材料应用。所以金属货币流通量同纸币流通量不同,并不是货币发行方能决定的,要服从现实经济的规律,基本上市场实际需要多少就会在流通中出现多少。
参考资料
  • 1.    陆雄文.管理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