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金融保障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
[1]
存款保险制度发展历程
世界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为了挽救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已濒临崩溃的银行体系,其国会在1933年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作为一家为银行存款保险的**机构于1933年成立并于1934年开始实行存款保险,以避免挤兑,保障银行体系的稳定,开启了世界上存款保险制度的先河和真正意义上的存款保险制度。运作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是1934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制度。
[6]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形势和金融制度、金融创新等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美国存款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尤其是在金融监管检查和金融风险控制和预警方面,FDIC作了大量成效显著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从而确立了FDIC在美国金融监管中的“三巨头”之一的地位,存款保险制度成为美国金融体系及金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货币**的领袖人物弗里德曼对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给予了高度评价:“对银行存款建立联邦存款保险制度是1933年以来美国货币领域最重要的一件大事。”
[6]
20 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金融业日益自由化、国际化的发展,金融风险明显上升,绝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在本国金融体系中引入存款保险制度,台湾、印度、哥伦比亚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进行了这方面的有益尝试。2000年,全球已经有67个国家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2004年全球共有74个经济体建立了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鉴于FDIC对稳定美国金融体系和保护存款人利益等方面的明显成效,世界上相继发生了一系列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促使许多国家**在借鉴国外存款保险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着手建立或改善已有的存款保险制度。显性的存款保险在全球获得了快速发展。
[1-2]
截至2003年,全球共有78个经济体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存款保险制度,在法律上或者监管中对存款保护进行了明确规定的已有74个经济体(即建立了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1974年到2003年,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和地区数量增长了6倍多,其已成为专家们给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出的金融结构改革建议的一个主要特点,而且国家层面上的强制性保险已成为一种主流。几乎所有的国家从一开始就建立了国家层面上的存款保险,而且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强制要求所有存款机构全部加入保险体系的越来越多并成为主流形式。
[7]
中国
2012年1月初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和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之后均提出,要抓紧研究完善存款保险制度方案,择机出台并组织实施。
[9-10]
2012年7月16日,人民银行在其发布的《2012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中称,中国推出存款保险制度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
[11]
同月,一份题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刻不容缓》的报告提交至决策层。
[12]
2014年1月,央行在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上表示,存款保险制度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中国已全面展开的金融改革的重要环节,在2014年择机推出可能性很大。
[14]
3月11日,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存款利率很可能在2014年或2015年放开;张茉楠认为,其一个重要前提是建立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的金融防护网的存款保险制度。
[15]
2014年11月27日,人民银行召开系统内的全国存款保险制度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各省级分行领导到京参会。研究部署于2015年1月份推出存款保险制度。
[16]
30日,《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发布,其中规定,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
[4]
存款保险制度理论分类
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优势在于:
- 明确银行倒闭时存款人的赔付额度,稳定存款人的信心;
- 建立专业化机构,以明确的方式迅速、有效地处置有问题银行,节约处置成本;
- 事先进行基金积累,以用于赔付存款人和处置银行;
截至2013年底,中国尚未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但实际上存在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即以国家和**的信用对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商业行为进行担保。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符合中国使用行政手法对市场问题进行调控的一贯作风,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22]
存款保险制度主要特征
关系的有偿性和互助性
存款保险主体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是有偿的,即只有在投保银行按规定缴纳保险费后,才能得到保险人的资金援助,或倒闭时存款人才能得到赔偿;另一方面又是互助的。即存款保险是众多的投保银行互助共济实现的,如果只有少数银行投保,则保险基金规模小,难以承担银行破产时对存款人给予赔偿的责任。
[24]
时期的有限性
结果的损益性
存款保险是保险机构向存款人提供的一种经济保障,一旦投保银行倒闭,存款人要向保险人索赔,其结果可能与向该投保银行收取的保险费差距很大。因此,存款保险公司必须通过科学的精算法则较为准确地计算出合理的保障率,使得存款保险公司有能力担负存款赔付的责任。
[24]
机构的垄断性
存款保险制度组织形式
已经实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主要有三种组织形式:
- 由**出面建立,如美国、英国、加拿大;
- 由**与银行界共同建立,如日本、比利时、荷兰;
存款保险制度保险方式
已经实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存款保险的方式有:
- 强制保险,如英国、日本及加拿大;
- 自愿保险,如法国和德国;
存款保险制度双重影响
存款保险制度积极
世界
存款保险制度可有效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维持正常的金融秩序。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频频发生金融风波。金融危机或风暴会严重影响发生国经济的正常运转和社会安定,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巨大冲击。发生国为解决这些金融问题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国际经验表明,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可行选择之一。由于存款保险机构负有对有问题银行承担保证支付的责任,它必然会对投保银行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一定的监督、管理,从中发现隐患所在,及时提出建议和警告,以确保各银行都会稳健经营,这实际上增加了一道金融安全网。同时由于存款保险机构可通过对有问题银行提供担保、补贴或融资支持等方式对其进行挽救,或促使其被实力较强的银行兼并,减少社会震荡,会对公众心理产生积极作用,有效防止银行挤兑风潮的发生和蔓延,从而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
[26]
[27]
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总体上增强银行信用,提高社会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银行作为信用中介,基本特征是高风险性和不稳定性,即银行大部分资金是以负债的形式吸收的机构和个人存款,自有资金只占全部资本的小部分,在经营管理不善或其他因素作用下导致不能按时清偿债务时,就易引起银行信用危机。如果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当实行该制度的银行不能支付存款人的存款时,投保银行可按照保险合同条款从存款保险机构那里获取赔偿或取得资金援助,或被接收、兼并,存款人的存款损失就会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有效保护了存款人的利益。存款保险制度虽然是一种事后补救措施,但它的作用在事前也有体现。当公众知道银行已实行了该制度,即使银行真的出现问题时也会得到相应的赔偿,这从心理上给了他们以安全感,从而可有效降低那种极富传染性的恐慌感,进而减少了对银行体系的挤兑。
[26]
[27]
存款保险制度能促进银行业适度竞争,为公众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大银行由于其规模和实力往往在吸收存款方面处于优势,而中小银行则处于劣势地位,这就容易形成大银行垄断经营的局面。而垄断是不利于消费者利益的,社会公众获得的利益就会小于完全竞争状态下的利益。存款保险制度是保护中小银行,促进公平竞争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可使存款者形成一种共识,将存款无论存入大银行还是小银行,该制度对其保护程度都是相同的,因此提供服务的优劣,将成为客户选择存款银行的主要因素。
[26]
中国
中国金融业的现状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尚未完全转变,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风险抵御能力较差,在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金融监管手段和方法落伍的背景下,实行强制性存款保险实际上也是对银行业发展的一种强制性保护。
[27]
在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革新传统观念,提高公众风险意识。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下,中国的银行储蓄存款不仅没有风险,而且收益可观,一直是人们投资的首选渠道。在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破产不仅在理论上已被公众接受,而且在实践中已实施,因此作为经营货币这一特殊商品的商业银行所潜在的风险也应为公众所接受。
[27]
在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还有利于加强中央银行的监管力度,减轻中央银行的负担。存款保险的目的要求了存款保险机构要对日常的银行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定期对银行的财务状况进行检查,审查其上报的统计报表和账目。当银行管理不善或经营非法、风险较大的业务时,存款保险机构可以提出警告,勒令整改,帮助银行渡过难关,或促成其它银行的并购,从而实现中央银行的监管意图。
[27]
存款保险制度消极
世界
存款保险制度其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它可能诱发道德风险。一方面,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使得存款者风险意识下降,特别是在利率市场化实现后可能不顾银行经营风险,将钱存到愿意支付最高存款利息的银行;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风险约束机制也会弱化,在经营活动中就可能为追求高额利润而过度投机。
[27]
存款保险制度刺激银行承受更多的风险,鼓励银行的冒险行为。特别是当一家银行出现危机而又没被关闭时,知道一旦遇到麻烦存款保险机构会挽救它们,所有者便用存款保险机构的钱孤注一掷,因为这时全部的风险由承保人承担。这样那些资金实力弱、风险程度高的金融机构会得到实际的好处,而经营稳健的银行会在竞争中受到损害,从而给整个金融体系注入了不稳定因素并增大了银行体系的经营风险。这与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本来目的背道而驰。
[27]
存款保险制度还产生了逆向选择的问题。在存在存款保险制度的情形下,由于风险锁定存款保险,存款人更敢于冒险选择能提供非正常高回报的高风险银行,从而损害经济资源和市场约束的效率。在自愿参加保险和存款保险费率统一的情形下,经营好的银行将会退出存款保险体系,经营不好的银行也要缴纳更高的保险费用,从而威胁到存款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银行体系性风险也将扩大。
[27]
存款保险制度本身也有成本。对银行而言,缴纳保险费用将会增加其运营成本,减少利润。对存款人而言,银行会将存款保险的费用间接转移到储户身上。对存款保险机构来说,其也存在自身的运营成本,也有自己的利益,有可能将自身利益置于存款人和纳税人的利益之上,这样处理问题是就会产生利益倾向,从而出现问题。
[27]
中国
中国四大国有银行有**为其做后盾,无偿享受**提供的保险,为了节省运行成本会不愿加入存款保险体系。如果不把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纳入这一体系,那么由于保险基金数额小、范围狭窄,就很难保证银行资金发生大量损失的时候对储户进行赔付,从而导致存款保险制度不能正常运转。
[27]
存款保险制度保险条例
2014年11月27日下午5点,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全文公布《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共有23条,准备建立和规范存款保险制度,依法保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30]
其中规定,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保费由银行交纳保费。
[4]
《存款保险条例》最终于2015年2月17日公布,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31]
- 参考资料
-
- 1. 央行称存款保险制度形成一致意见 专家看好其影响 .人民网天津视窗.2012-08-14[引用日期2013-10-26]
- 2. 存款保险可解高息揽储之忧 关键字解释:存款保险制度 .腾讯网.2013-06-07[引用日期2013-10-26]
- 3. 周小川:存款保险制度今年上半年会出台 .网易[引用日期2015-03-12]
- 4. 《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发布 最高赔付额50万 .凤凰网.2014-11-30[引用日期2014-12-01]
- 5. 美银行三季度盈利上升 .南海网.2010-11-25[引用日期2013-10-27]
- 6. 存款保险制度将迎来曙光 .新浪.2012-04-16[引用日期2013-10-26]
- 7. 对中国存款保险制度有关问题的探讨 .中国保险学会.2007-12-01[引用日期2013-10-26]
- 8.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 2013(中文版).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
- 9. 央行:存款保险制度推出时机基本成熟 .财经网.2012-07-16[引用日期2013-10-27]
- 10.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2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 .中央**门户网站.2012-07-13[引用日期2013-10-27]
- 11. 2012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2012-07-13[引用日期2013-10-27]
- 12. 范建军: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刻不容缓 .新浪.2012-10-08[引用日期2013-10-27]
- 13. 中国允许银行倒闭 存款保险制度将出台实施 .新浪.2013-10-24[引用日期2013-10-24]
- 14. 存款保险制度推出进入倒计时 专家建议最好在民营银行开闸前落地 .北京商报网站.2014-01-13[引用日期2014-01-13]
- 15. 存款保险制度是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的“防护网” .资本证券网.2014-03-12[引用日期2014-03-13]
- 16. 存款保险制度明年1月份推出 .网易新闻[引用日期2014-11-28]
- 17. 存款保险制度各项准备工作已就绪 .网易[引用日期2015-01-27]
- 18. 存款保险制度出台 .网易.2015-06-30[引用日期2016-02-17]
- 19. 央行:存款保险制度有望明年建立 .央视国际.2008-11-28[引用日期2013-10-27]
- 20. 刘艳光.我国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弊端及其转型建议[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7).
- 21. 陈柳钦.存款保险制度的国际经验及其在俄罗斯的实践[D].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2013.
- 22. 外媒:中国存款保险制度准备启动 延伸阅读 .新浪.2013-06-06[引用日期2013-10-26]
- 23. 存款保险制度呼之欲出 建制尚须层层推进 .新华网.2012-04-11[引用日期2013-10-27]
- 24. 饶婧婧.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关问题的探讨[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7(12).
- 25. 存款保险制度立法国际比较及其借鉴意义 .人民网.2006-07-12[引用日期2013-10-26]
- 26. 王俊洋.对我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建立模式的再思考[J].《知识经济》,2013(10).
- 27. 赵翔.浅谈存款保险制度的利弊以及必要性[D].福建:福建省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2012.
- 28. 潘修平.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的理论与实务.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 29. 唐明琴.存款保险制度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 30. 央行发布《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全文) .中国新闻网.2014-11-30[引用日期2014-12-01]
- 31. 存款保险条例将于五一起实施 最高偿付限额50万 .新浪网[引用日期2015-05-08]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