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市况区别对待 用成交量洞悉主力玄机

 同市况区别对待 用成交量洞悉主力玄机 在股市中流行一句话,叫做“量在价先”,似乎股票只要放量就会上涨。而事实上,任何事物都要辨证地看待,同样的成交量在不同市场状况下都会有不同的含义,只有随机应变才能洞察庄家的玄机。 
   
主持人:常常听到投资者抱怨,用成交量方法来并没有骑上黑马,反而在高位被庄家套牢。难道成交量也会骗人吗?这期我们请来证券资深人士张红记先生,就让他来介绍一下成交量的用法。 

  北京丰台区股民王先生:为什么很多人都说“量在价先”? 

  张红记:“量在价先”这一说法最早出现在美国,盛行于台湾,上世纪90年代初传到内地股市。它最初的含义是,成交量代表市场人气,一只股票只有看涨并追涨的人多才会令股价节节高升。这一分析方法传到台湾及内地股市又有了不同的含义,由于台湾及内地股市庄家盛行,它被看做分析庄家意图的有力工具。因为机构**必然要经历底部吸筹、中部拉升、高位出货三个阶段。而完成这三个阶段必然在成交量上有所表现。 

  北京朝阳区股民韩小姐:那我为什么用成交量并不准呢? 

  张红记:和任何为大众所熟知的技术分析方法都会被庄家利用一样,庄家也会制造虚假的成交量来诱惑股民上当。比如说“价涨量增”,庄家就会在高位通过自买自卖的方式制造成交量,造成还会继续上涨的假象,来完成出货。 

  破解庄家的这种手法需要一定经验。最主要的是判断机构的成本区及持仓情况。 

  庄家分长庄、短庄,以及中线庄家,每种庄家的拉升目标及底部吸筹比例都不相同。长庄一般要吸到流通**的50%以上时才会考虑拉升,往往要股价翻1番至两番才肯罢休。而短线庄家所吸收的**一般只有10%-20%,有30%左右的涨幅就可能出货。 

  投资者可以通过一只股票的底部换手率来判断机构的持仓。 

  一般而言,在正常的市道下,底部成交量的20%可能是机构所吸纳的**,照此计算,底部换手率达到100%的股票,机构的建仓比例会在20%左右。当然,由于处于牛市或熊市等不同市况下,这种比例也会有所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在股票拉升时“价涨量缩”甚至比“价涨量增”更准确,这时往往是庄家控盘比例极高造成的,所以当投资者看到有股价涨了40%以上,而成交量并没有太多放大,那很可能就是碰到了一匹黑马。(记者张景宇)

登录后评论
Copyright © 2019 宽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