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指数期货引是指以指数作为基础资产的期货合约,如股指期货。 商务印书馆《英汉证券投资词典》解释:指数期货 index futures;stock index futures。亦作:股票指数期货。名。用复数。一种以证券市场的指数,如标普指数、恒生指数为行权品种的期货合约。交易时合约双方同意承担股票价格波动所引发的涨跌,把股票指数按点位换算成现金单位,以交易单位乘以股价指数计算出合约的标准价值。股票指数期货的最大特点为同时具备期货和股票的特色。

指数期货特点

股票指数期货的最大特点为同时具备期货和股票的特色。首先是一份期货合约,即现期定价远期交货,仅付保证金;其次具有股票特征,因为指数代表着特定市场股票的价值。其交割形式与传统期货大相径庭,合约到期时,以结算指数与未平仓指数对比,投资者支付或收取两个指数折算的现金差额,即完成交割。参见:指数期权index option;股指期权,stock index option

指数期货风险

首先,国内证券投资者缺乏期货投资风险意识。在扩大了期货市场容量的同时也扩大了期货市场的风险规模。而国内投资者却缺乏准备,风险意识不足。他们习惯证券现货交易,缺乏期货交易的常识和风险控制意识,在模拟股指期货交易中就已经出现很多投资者习惯交易现货月合约、习惯满仓交易,这将带来交割和保证金方面的风险。
其次,股指期货风险与商品期货风险不同。股指期货推出后,期货公司在承受原有风险的同时,还将面对一些股指期货特有的风险:
一是管理风险。
二是交易风险。
三是技术风险。
四是股指期货系统性风险。

指数期货股指期货

指数期货含义

什么是股指期货呢?它是一种以股票价格指数为标的物的金融期货合约,即以股票市场的股价指数为交易标的物,由交易双方订立的、约定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按约定价格进行股价指数交易的一种标准化合约。除具有标准化合约、杠杆机制、集中交易、对冲机制、每日无负债结算等期货交易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自身一些特点。例如,股指期货标的物为相应的股票价格指数、报价单位以指数点计、采用现金交割方式等。
自美国堪萨斯交易所(KCTB)于1982年推出价值线指数期货以来,股指期货得到迅速发展。据美国期货业协会(FIA)统计,截至2005年底,在29个国家/地区有32家交易所至少有一个以上股指期货品种在挂牌交易。在2005年全球期货合约39.61亿张的成交量中,股指期货稳居第二,占全球期货交易量的22.2%,仅次于利率期货(53.17%)。

指数期货发展历程

股指期货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股指期货的孕育和产生阶段(1977-1982年)、股指期货的成长阶段(1983-1987年)、股指期货的停滞阶段(1988-1989年)、股指期货的快速发展阶段(1990-至今)。
20世纪70年代,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增加了风险的来源和传播渠道,放大了风险的影响和后果,全球商品和资产的价格波幅加剧,金融危机频频发生。与此同时,西方各国受石油危机影响,经济发展不稳,利率、汇率波动频繁,通货膨胀加剧,股市一片萧条。美国道·琼斯指数跌至1700点,跌幅甚至超过了20世纪30年代金融风暴时期的一倍。股票市场价格大幅波动,投资者对股票风险管理工具的需求非常强烈。
1982年2月24日,KCBT正式推出了价值线股指期货合约。2个月后,CME推出了标准普尔500(S&P500)股指期货合约,同年5月纽约期货交易所(NYBOT)上市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期货。在股指期货交易开展初期,由于投资者对这一投资工具的特性缺乏了解,交易比较清淡,价格走势不稳,常出现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之间基差较大的现象。
随着市场发展,股指期货逐渐为投资者所了解和加以应用,其功能在这一时期内逐步被认同,交易也日渐活跃,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发展,从而形成了世界性的股指期货交易热潮。这一时期股指期货的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市场效率的提高,期货市场的高流动性、高效率、低成本的特点完全显现,大部分股市投资者已开始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并熟练运用这一工具对冲风险和谋取价差。一些更复杂的动态交易模式也日益流行。
1987年10月19日,美国华尔街股市一天暴跌近25%,从而引发全球股市重挫的金融风暴,即著名的“黑色星期五”。一些人认为,这次股灾的罪魁祸首是股指期货,包括著名的《布莱迪报告》以及后来得名的“瀑布理论”。尽管事后证明,没有证据表明是期货市场的过错,但是股指期货市场还是受到了重创,交易量不断下降。这次股灾也使市场管理者充分认识到股指期货的“双刃”作用,进一步加强了对股指期货交易的风险监管和制度规范,出台了许多防范股市大跌的应对措施。例如,期货交易所则制订出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涨跌停板限制,借以稳定市场发生剧烈波动时投资者的恐慌心理。这些措施在后来股指的小幅振荡中起到重要作用,保证了股指期货市场的持续平稳运行,为20世纪90年代股指期货的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有关股指期货的争议逐渐消失,规章制度得以完善,投资行为更为理智。特别是随着全球证券市场的迅猛发展,国际投资日益广泛,投资者对股票市场风险管理工具的需求猛增,使得近十几年来无论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股指期货交易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并逐步形成了包括股票期货、期权和股指期货、期权在内的完整的股票衍生品市场体系。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尤其是金融市场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利率、汇率的市场化使得各金融机构对期货等风险管理工具的需求日益强烈。与此同时,中国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顺利推进,上市公司质量不断提高,券商和期货公司内控日益规范,机构投资者力量日渐壮大,证券、期货市场的法律法规环境更加完善,资本市场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些都为股指期货的上市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中国商品期货市场十多年的发展则为股指期货的平稳运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理由相信,股指期货的上市将不仅仅在中国期货市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且对于丰富投资组合、提升市场流动性、维护中国金融体系安全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指数期货影响因素

指数期货的价格主要由股票指数决定。由于股票指数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指数期货的价格走势同样也会受到这些因素的作用。这些因素至少包括:
(1)宏观经济数据,例如GDP、工业指数、通货膨胀率等;
(2)宏观经济政策,例如加息、汇率改革等;
(3)与成份股企业相关的各种信息,例如权重较大的成份股上市、增发、派息分红等;
(4)国际金融市场走势,例如NYSE的道琼斯指数价格的变动、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价格变动等。
另外,和股票指数不同,指数期货有到期日,因此股指期货价格还要受到到期时间长短的影响。

指数期货交易市场

标准·普尔500指数
标准·普尔500指数是由标准·普尔公司1957年开始编制的。最初的成份股由425种工业股票、15种铁路股票和60种公用事业股票组成。从1976年7月1日开始,其成份股改由400种工业股票、20种运输业股票、40种公用事业股票和40种金融业股票组成。它以1941年至1942年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 10,采用加权平均法进行计算,以股票上市量为权数,按基期进行加权计算。与道·琼斯工业平均股票指数相比,标准·普尔500指数具有采样面广、代表性强、精确度高、连续性好等特点,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理想的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标的。
道·琼斯平均价格指数
道·琼斯平均价格指数简称道·琼斯平均指数,是人们最熟悉、历史最悠久、最具权威性的一种股票指数,其基期为1928年10月l日,基期指数为100。道·琼斯股票指数的计算方法几经调整,采用的是除数修正法,即不是直接用基期的股票指数作除数,而是先根据成份股的变动情况计算出一个新除数,然后用该除数除报告期股价总额,得出新的股票指数。目道·琼斯工业平均股票指数共分四组:第一类是工业平均数,由30种具有代表性的大工业公司的股票组成;第二组是运输业20家铁路公司的股票价格指数;第三组是15家公用事业公司的股票指数;第四组为综合指数,是用前三组的65种股票加总计算得出的指数。人们常说的道·琼斯股票指数通常是指第一组,即道·琼斯工业平均数。
英国金融时报股票指数
金融时报股票指数是由伦敦证券交易所编制,并在《金融时报》上发布的股票指数。根据样本股票的种数,金融时报股票指数分为30种股票指数、100种股票指数和500种股票指数等三种指数。常用的是金融时报工业普通股票指数,其成份股由30种代表性的工业公司的股票构成,最初以1935年7月l日为基期,后来调整为以1962年4月10日为基期,基期指数为100,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而作为股票指数期货合约标的的金融时报指数则是以市场上交易较频繁的100种股票为样本编制的指数,其基期为1984年1月3日,基期指数为1000。
日经股票平均指数
日经股票平均指数的编制始于1949年,它是由东京股票交易所第一组挂牌的225种股票的价格所组成.这个由日本经济新闻有限公司(NKS)计算和管理的指数,通过主要国际价格报道媒体加以传播,并且被各国广泛用来作为代表日本股市的参照物。
1986年9月,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MEX)推出日经225股票指数期货,成为一个重大的历史性发展里程碑。此后,日经225股票指数期货及期权的交易,也成为了许多日本证券商投资策略的组成部分。
香港恒生指数
恒生指数是由香港恒生银行于1969年11月24日开始编制的用以反映香港股市行情的一种股票指数。该指数的成份股由在香港上市的较有代表性的33家公司的股票构成,其中金融业4种、公用事业6种、地产业9种、其他行业14种。恒生指数最初以 1964年7月31日为基期,基期指数为100,以成份股的发行股数为权数,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后由于技术原因改为以1984年1月13日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975.47。恒生指数现已成为反映香港**、经济和社会状况的主要风向标。

指数期货功能作用

股票指数期货一有价格发现功能。期货市场由于所需的保证金低和交易手续费便宜,因此流动性极好。一旦有信息影响大家对市场的预期,会很快地在期货市场上反映出来。并且可以快速地传递到现货市场,从而使现货市场价格达到均衡。
股票指数期货二有风险转移功能。股指期货的引入,为市场提供了对冲风险的途径,期货的风险转移是通过套期保值来实现的。如果投资者持有与股票指数有相关关系的股票,为防止未来下跌造成损失,他可以卖出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即股票指数期货空头与股票多头相配合时,投资者就避免了总头寸的风险。
股指期货有利于投资人合理配置资产。如果投资者只想获得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或者看好某一类股票,如科技股,如果在股票现货市场将其全部购买,无疑需要大量的资金,而购买股指期货,则只需少量的资金,就可跟踪大盘指数或相应的科技股指数,达到分享市场利润的目的。而且股指期货的期限短(一般为三个月),流动性强,这有利于投资人迅速改变其资产结构,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
另外,股指期货为市场提供了新的投资和投机品种;股指期货还有套利作用,当股票指数期货的市场价格与其合理定价偏离很大时,就会出现股票指数期货套利活动;股指期货的推出还有助于国企在证券市场上直接融资;股指期货可以减缓基金套现对股票市场造成的冲击。
股票指数期货为证券投资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它从两个方面改变了股票投资的基本模式。一方面,投资者拥有了直接的风险管理手段,通过指数期货可以把投资组合风险控制在浮动范围内。另一方面,指数期货保证了投资者可以把握入市时机,以准确实施其投资策略。以基金为例,当市场出现短暂不景气时,基金可以借助指数期货,把握离场时机,而不必放弃准备长期投资的股票。同样,当市场出现新的投资方向时,基金既可以把握时机,又可以从容选择个别股票。正因为股票指数期货在主动管理风险策略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日益被市场所接受,所以近二十年来世界各地证券交易所纷纷推出了这一交易品种,供投资者选择
股指期货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⑴风险规避功能
股指期货的风险规避是通过套期保值来实现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在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反向操作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股票市场的风险可分为非系统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两个部分,非系统性风险通常可以采取分散化投资的方式将这类风险的影响减低到最小程度,而系统性风险则难以通过分散投资的方法加以规避。股指期货具有做空机制,股指期货的引入,为市场提供了对冲风险的工具,担心股票市场会下跌的投资者可通过卖出股指期货合约对冲股票市场整体下跌的系统性风险,有利于减轻集体性抛售对股票市场造成的影响。
⑵价格发现功能
股指期货具有发现价格的功能,通过在公开、高效的期货市场中众多投资者的竞价,有利于形成更能反映股票真实价值的股票价格。期货市场之所以具有发现价格的功能,一方面在于股指期货交易的参与者众多,价格形成当中包含了来自各方的对价格预期的信息。另一方面在于,股指期货具有交易成本低、杠杆倍数高、指令执行速度快等优点,投资者更倾向于在收到市场新信息后,优先在期市调整持仓,也使得股指期货价格对信息的反应更快。
⑶资产配置功能
股指期货交易由于采用保证金制度,交易成本很低,因此被机构投资者广泛用来作为资产配置的手段。例如一个以债券为主要投资对象的机构投资者,认为股市可能出现大幅上涨,打算抓住这次投资机会,但由于投资于债券以外的品种有严格的比例限制,不可能将大部分资金投资于股市,此时该机构投资者可以利用很少的资金买入股指期货,就可以获得股市上涨的平均收益,提高资金总体的配置效率。

指数期货结算方式

指数期货的结算可以大致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结算所或交易所的结算部门对会员结算,然后是会员对投资者结算。不管那个层次,都需要做三件事情:
1、交易处理和头寸管理,就是每天交易后要登记做了哪几笔交易,头寸是多少。
2、财务管理,就是每天要对头寸进行盈亏结算,盈利部分退回保证金,亏损的部分追缴保证金。
3、风险管理,对结算对象评估风险,计算保证金。
其中第二部分工作中,需要明确结算的基准价,即所谓的结算价,一般是指数期货合约当天临收盘附近一段时间的均价(也有直接用收盘价作为结算价的)。持仓合约用其持有成本价与结算价比较来计算盈亏。而平仓合约则用平仓价与持有成本价比较计算盈亏。对于当天开仓的合约,持有成本价等于开仓价,对于当天以前开仓的历史合约,其持有成本价等于前一天的结算价。因为每天把账面盈亏都已经结算给投资者了,因此当天结算后的持仓合约的成本价就变成当天的结算价了,因此和股票的成本价计算不同,股指期货的持仓成本价每天都在变。
有了结算所,从法律关系上说,指数期货不是在买卖双方之间直接进行,而由结算所成为中央对手方,即成为所有买方的唯一卖方,和所有卖方的唯一买方。结算所以自有资产担保交易履约。 [1] 

指数期货股票比较

股指期货可以进行卖空交易
股票卖空交易的一个先决条件是必须首先从他人手中借到一定数量的股票。国外对于股票卖空交易的进行设有较严格的条件,而指数期货交易有半数以上的都包括拥有卖空的交易头寸。对投资者而言,做空机制最富有魅力之处是,当预期未来股市的总体趋势将呈下跌态势时,投资人可以主动出击而非被动等待股市见底,使投资人在下跌的行情中也能有所作为。
交易成本较低
相对现货交易,指数期货交易的成本是相当低的,在国外只有股票交易成本的十分之一左右。指数期货交易的成本包括:交易佣金、买卖价差、用于支付保证金(也叫按金)的机会成本和可能的税项。美国一笔期货交易(包括建仓并平仓的完整交易)收取的费用只有30美元左右。
股指期货实行现金交割方式
期指市场虽然是建立在股票市场基础之上的衍生市场,但期指交割以现金形式进行,即在交割时只计算盈亏而不转移实物,在期指合约的交割期投资者完全不必购买或者抛出相应的股票来履行合约义务,这就避免了在交割期股票市场出现“挤市”的现象。
一般说来,股指期货市场是专注于根据宏观经济资料进行的买卖,而现货市场则专注于根据个别公司状况进行的买卖。

指数期货股市影响

指数期货是金融衍生产品的一种,以指数合约为交易对象,虽然它和股票指数的运行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一旦股票指数成为标的物,那么两者之间就难以分开了。从海外市场的经验来看,指数期货的操作代表了投资者对于股票指数未来走向的一种预期,看涨的可以开多仓,看跌的可以开空仓。
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指数期货与股票现货的组合操作,来实现套期保值。不过,在实践中真正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指数期货操作并不多,指数期货合约买卖的主要目的还是投机。由于指数期货交易是通过资金放大来实现的,因此比股票现货交易具有更大的风险***实上,指数期货的交易并表示特别活跃的,并且市场主力通过指数期货和股票现货的组合交易方式来进行操作的例子也不多,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1998香港指数期货与外汇期货大战,是当时特殊条件下的产物,是很难再现的。
因此,从完善市场的角度讲,我们的证券市场也的确需要指数期货,并且一般来说,指数期货由于其特殊性,是不可能普及到广大普通投资者的,它只是为一些大机构提供博弈的机会,对证券股票市场的影响,应该说还是中性的。
但是,这次有关指数期货的消息一出,沪深股市就应声下跌,管理层好不容易通过搞新股市值配售支撑起来的股市,又出现了大幅下跌的行情,其中沪市还创出了本轮下跌行情的新低。究其原因,倒并不是如果搞了指数期货,对股票市场会产生多大的冲击。实际上,在目前指数条件下,要开空仓也是风险很大的事情,而且指数期货对股市所造成的资金分流也很有限。进一步说,指数期货是否能很快推出,也是有关未知数,这中间还有一些法律障碍,以及大量的技术问题需要解决。问题在于,市场很弱,投资者信心不足,这时再说要搞指数期货,对人们心理上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使得市场信心进一步受到抑制,这样一来,股指除了下跌,别无它法。
应该说保持市场的稳定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那么应该重点考虑的就是如何恢复投资者信心的问题。股指期货是否是现在最应该做的工作呢?股指期货,对于投资者信心的重建是弊多还是利多呢?显然这是应该研究的问题。

指数期货优势

股票指数期货的功能可以概括为四点。1.规避系统风险。2.活跃股票市场。3.分散投资风险。4.可进行套期保值。
与进行股指所包括的股票的交易相比,股票指数期货还有重要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提供较方便的卖空交易
卖空交易的一个先决条件是必须首先从他人手中借到一定数量的股票。国外对于卖空交易的进行没有较严格的条件,这就使得在金融市场上,并非所有的投资者都能很方便地完成卖空交易。例如在英国只有证券做市商才有中能借到英国股票;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规则10A-1规定,投资者借股票必须通过证券经纪人来进行,还得交纳一定数量的相关费用。因此,卖空交易也并非人人可做。而进行指数期货交易则不然。实际上有半数以上的指数期货交易中都包括拥有卖空的交易头寸。
2、交易成本较低
相对现货交易,指数期货交易的成本是相当低的。指数期货交易的成本包括:交易佣金、买卖价差、用于支付保证金的机会成本和可能的税项。如在英国,期货合约是不用支付印花税的,并且购买指数期货只进行一笔交易,而想购买多种(如100种或者500种)股票则需要进行多笔、大量的交易,交易成本很高。而美国一笔期货交易(包括建仓并平仓的完整交易)收取的费用只有30美元左右。有人认为指数期货交易成本仅为股票交易成本的十分之一。
3、较高的杠杆比率
在英国,对于一个初始保证金只有2500英镑的期货交易帐户来说,它可以进行的金融时报100种指数期货的交易量可达70000英镑,杠杆比率为28:1。由于保证金交纳的数量是根据所交易的指数期货的市场价值来确定的,交易所会根据市场的价格变化情况,决定是否追加保证金或是否可以提取超额部分。
4、市场的流动性较高
有研究表明,指数期货市场的流动性明显高于现货股票市场。如在1991年,FTSE-100指数期货交易量就已达850亿英镑。
从国外股指期货市场发展的情况来看,使用指数期货最多的投资人当属各类基金(如各类共同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基金)的投资经理。另外其他市场参与者主要有:承销商、做市商、股票发行公司。

指数期货现货期货

期货公司参与现货价格指数期货,可以更好发挥和利用自身研发、资源组织、服务等职能,满足电子产业客户的风险管理的专业需求,同时也能有效提升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2] 
期货公司参与现货商品价格指数期货的市场操作
期货公司参与现货商品价格指数期货的条件已具备。首先,大部分期货公司已经是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的重要参与者,国内期货公司整体注册资本、净资本和抗风险能力已经得到了大幅提升;其次,期货公司具备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体系,拥有熟悉现货和期货的专业人员和较高水平的投研力量,并且汇聚了众多的产业客户群体;再次,期货公司的电子化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其硬件设施能够满足保障交易安全的需要。
期货公司除经纪业务之外,投资咨询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也已放开,满足一定资质条件的期货公司可以以这“三大业务”的形式参与到现货商品价格指数期货市场中。具体而言,期货公司可以以经纪商、策略提供方、资产管理方、做市商等多种形式参与其中。
现货商品价格指数期货作为未来可能的新交易品种,在吸引境外投资机构和会员单位参与方面可借鉴国际成熟市场的经验。国内期货公司在做市商资质、报价能力上普遍存在不足,允许境外期货公司以做市商的身份参与现货商品价格指数期货,特别是吸引香港、台湾甚至国外市场的金融机构参与,将可以有效保证现货商品价格指数期货交易的流动性。同时,香港和台湾地区的投资者和期货公司参与现货价格指数期货是形成“大中华”经济圈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商品指数的必然要求,其总体进程受制于监管的放开程度、大陆同港台地区金融合作深化程度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期货公司参与现货商品价格指数期货的政策建议
在国内特殊的政策土壤上,交易所在品种设计和业务创新上受到多方面的掣肘,同时期货公司要参与创新型的期货品种也有诸多限制。以下从政策层面出发,分析期货公司参与现货商品价格指数期货所需要的政策支持:
一是期货公司参与到现货商品价格指数期货交易,必须在政策上获得证监会的支持和批准,或者另辟蹊径,参照电子盘或中远期现货交易平台等交易方式,绕开现有政策障碍。但是显然后者不是最理想方式。
二是尽快出台商业银行从事期货业务的相关管理办法,允许具有一定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从事期货特别结算业务和保证金存管业务。
三是需要国家出资或通过对期货公司的整合,逐步建立指定做市商公司或组织,并联合其他大型机构自愿做市,最终逐步过渡到具有多元竞争的做市商制度。
从法律框架来看,现行的公司法、证券法等是在完全的竞价交易制度下产生的,不可能考虑到做市商的利益平衡问题,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梳理和修改,对期货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
四是进一步降低港资金融机构和财富管理机构准入门槛,落实税收优惠措施和金融创新政策,特别是扩大金融企业的税收优惠范围,在政策和资金扶持上向期货公司和做市商适度倾斜,培育做市商之间的批发市场,提高做市商的资金实力、抗风险能力和报价能力。
五是港台地区的期货公司参与现货商品价格指数期货必须设定一定的准入条件。其参与程度主要取决于监管层态度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虽然一直在加快,但还不能实现完全的可兑换。从技术上看,港台地区的期货公司和投资者对内地监管要求不甚了解,其资金实力和风控能力也各不相同。
参考资料
  • 1.    股指期货  .MBA智库[引用日期2013-01-23]
  • 2.    期货公司参与现货价格指数期货浅析  .新财网.2012-11-29[引用日期2013-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