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品是指购买后不需要追加新的使用价值,也不需要附加新价值,即可择机出售获利(也可能亏损)的商品。追加新的使用价值是指增加新的功能和用途,或者改变其功能和用途;附加新的价值是指把购买的投资品与其它有价资产组成投资组合,例如,购买一家公司的股权后附加上另一家公司的应收帐款一起出售,这没有追加使用价值,但附加了新价值。

投资品简介

投资品包括两种类型:
(1)纯投资品。这类投资品没有使用功能,只有投资功能,如:股票(或股权)、期货、金融衍生产品等。为了表述方便,把纯投资品之外的商品称为“使用品”,这里的“使用”既包括消费,也包括生产过程中的使用。
(2)复合投资品。这类投资品既有使用功能,也有投资功能,如:房地产、金银首饰、收藏品、普洱茶等。复合投资品既是使用品,也是投资品,或者说兼有使用和投资两种功能。

投资品详情

投资品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上述定义属于狭义的投资品,广义的投资品既包括狭义的投资品,也包括生产资料。生产资料的功能是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所以性质上属于使用品,与狭义投资品功能差异很大。本文只研究狭义投资品一方面是为了避免概念的含混和交叉,另一方面是狭义投资品对经济危机具有诱发和加剧作用,而生产资料没有这一作用。
经济学基本原理表明,一般商品(与投资品对应,称为使用品)的供给曲线单调递减、需求曲线单调递增,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可以实现单一的均衡价格P0,如图所示。
投资品的供给与需求曲线在有些阶段与使用品相似,因为在投资品市场,“逢低买入、逢高减仓”是重要的买卖依据之一。
但是,投资品的供给与需求曲线也有一些阶段与使用品相反,因为“买涨不买跌”、“追涨杀跌”也是投资品买卖的依据之一。在这种买卖依据作用的阶段,当投资品价格上涨时,买入意愿更加强烈,卖出意愿减弱,即对投资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当投资品价格下跌时,买入意愿减弱,卖出意愿增强,即对投资品的需求减少、供给增加。投资品在这一阶段的供给与需求曲线变化方向与使用品正好相反。
投资品供给与需求曲线的阶段性反向变化使投资品价格既有可能在偏高的价格暂时均衡,也有可能在偏低的价格暂时均衡,还有可能在中间段形成暂时均衡,投资品没有均衡价格,或者说有多个暂时均衡价格P0,P01,P02等,如图所示。这一规律称为“投资品无均衡价格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