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是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国内目前唯一一份经济周刊杂志,也是中国最早的一份经济周刊。前身是《中国经济快讯》周刊;1992作为经济内参创办;1999年公开发行;2002年首次改版;2003年正式更名。

中国经济周刊基本信息

《中国经济周刊》定位于“领导者决策的经济参考”,以政经为主的综合经济类期刊,为中央、地方及企业的领导层提供最有决策借鉴价值的资讯,做中国经济转型的真实记录者,中国经济国际化的理性观察者,中国经济复兴的历史见证者。
《中国经济周刊》的内容是以体制经济为核心的宏观经济、以城市经济为核心的区域经济、以企业经济为核心的产业经济、以金融为核心的财经领域。
美术编辑学家满都拉曾担任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美术总监。 [1] 

中国经济周刊获奖情况

荣获首届“中国金融新闻远见奖”、入选“2007-2008年度中国品牌媒体100强”之“最具品牌价值期刊杂志十强”、上榜“中国传媒百强”,荣获“2007-2008年度中国媒体创新贡献奖

中国经济周刊版权信息

开本:大16开
ISSN:1672-7150
CN:11-5196/F
邮发代号:2-977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中国经济周刊
曾用刊名:中国经济快讯
创刊时间:2004

中国经济周刊周刊定位

“领导决策的经济参考。”以政经为主的综合经济类期刊。为中央、地方及企业的领导层提供最有决策借鉴价值的资讯。

中国经济周刊周刊使命

中国经济现状的理性观察者,中国经济变革的积极推动者,中国经济复兴的历史记录者。

中国经济周刊周刊地位

国务院新闻主管部门指定的中央级重点新闻单位,中国官方主流财经媒体,位居中国财经媒体前10强。人民日报报系中的第一品牌杂志。是中国最早的经济周刊;是中国惟一的经济周刊;中国最好的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周刊理念

为国尽言、为民立言、为我发言。关注国计民生、追求公信济世。

中国经济周刊内容风格

内容是:以体制经济为核心的宏观经济、以城市经济为核心的区域经济、以企业经济为核心的产业经济、以金融为核心的财经领域。
风格是:重理性和建设性,但不平淡中庸;重效果和影响力,但不偏激炒作。
语体是:简洁明快,厚重大方,重吸引力和感染力。

中国经济周刊目标群体

核心目标读者群为城市和企业的领导者和决策层。泛读者群为年龄在25岁-55岁之间,大学以上学历的副处级或副经理级以上的干部。他们是中国最有影响力和购买力的人群;他们是中国典型的“四高”(高职位、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人群;他们是中国拥有社会资源和财富最多的人群;他们是掌握中国经济现实并关涉中国经济命运最重要的人群。
参考资料
  • 1.    满都拉:建立中文期刊视觉规范  .凤凰网[引用日期2018-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