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由之名探究区块链的三重维度

比特币的乍现,让不安分的人类看到了现存世界的裂痕。

 

发明者中本聪的失踪无疑就是这面好奇心透镜上最明亮的焦点。就当所有人盛赞他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极客,或者最大胆的金融冒险家时,其实他更像是搅动了我们内心最隐秘角落的心理学大师。因为他掌握了人类永远渴望更多自由的真相。

 

过去,比特币实现的是“资产自由”,终于将人类从漫长的中心化的货币发行方式中解放出来,可以视作区块链技术的1.0版

 

现在,以太坊实现了数字资产的“发行自由”,Token(通证)让每个人**无畏的思绪灵感能够根植于经济学的土壤,可以视作区块链技术的2.0版。

从“自由”的维度思考,什么是区块链技术的3.0版“现在”就像一盏由过去转移到未来的“聚光灯”,我们被这盏聚光灯的光亮笼罩,正和它一同前行在时间的浩海之中。近未来,我们急于实现的是数字资产的“交易自由”。

 

 

数字资产的自由

纵观货币简史,人类使用的货币至少经历了以下几个转变:

1.从自然币到人工币。从例如贝壳等的自然物做成的货币,进化成为人工币,例如赵国的铲币,齐国的刀币。

2.铸币权从地方到中央。古代中国的诸侯起先也有铸币权,后来无一例外地被收归到中央,主要原因是铸币权是一个政权必须掌握的核心权力。

3.从金属币到纸币。尽管地域不同,但各国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如铜、白银和黄金等金属作为货币,后来出于携带和交易不便等原因,纸币开始出现。

在时间长河里,各个国家发行纸币都基于本国的黄金储备,每一张的纸币背后都有对应的黄金作为支持,这也就是所谓的“金本位制”。

随后,某些强势国家意识到放弃金本位更有利于本国的经济发展和财富积累。因为他们可以凭借国家信用作为担保来发行货币,这也可以给各国央行提供调控经济的权力和工具。

一旦国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发行货币,就有可能导致货币超发,成为隐形征税的一种手段。

在极端情况下,当国家信用破产的时候,货币价值兑换不了等值的黄金,货币的价值也会大减,甚至在一夜之间趋向于零。

而中本聪所提出的的则是一个“无需任何可信的第三方、完全点对点”的数字货币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没有一个高高在上的央行主管货币政策,它依托于底层的区块链技术,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货币体系。

事实上,比特币也借鉴了不少“金本位制”的思想,例如总量有限和难度增加的特征,但它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去中心化”的特征。

去中心化是区块链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其实这并不是一个新鲜词汇,这就是亚当·斯密所提出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即市场的自由竞争。

在挖矿激励机制下,虽然从表面上看造成了算力中心化的局面,但并没有人可以阻止其他人参与挖矿、研发矿机,这在实质上就是一个自由竞争的去中心化过程。

?

但是,比特币想要解决的问题依然存在。比特币问世九年以来,依然只是小范围内流通的经济产物。

高昂的币价和交易费、“nocoiner”这类鄙视称谓的出现,让比特币成为了某种平民维度精英**的标志。

 

发行数字资产的自由

比特币的设计只适合加密数字货币场景,不具备图灵完备性,也缺乏保存实施状态的账户概念,同时存在PoW机制带来的效率和资源浪费的问题。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商业环境下,需要有高效的共识机制、具有图灵完备性,并支持智能合约等多应用场景。

 

因此,为了解决比特币网络的一些问题应运产生了以太坊,这也是区块链技术的第二步,实现了自由的数字资产发行。它不仅是一个通用的全球性区块链,同时也是一个平台和智能合约编程语言。

 

准确来说,智能合约是存储在区块链网络(每个参与者的数据库)中的一段代码,它界定了各方使用合同的条件,如果需要的条件满足某些条件就会被自动执行。由于智能合约存储在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上,它们都必须执行并得到相同的结果,这使得用户能够肯定这个结果的正确性以太坊所开辟的是智能合约时代,从去年5月份ICO兴起开始,以太坊系统的价值发力使人了解到,以太坊实现的是数字资产的自由发行和流通。一时间无数的Token开始流通。与比特币自由地向外发散不同,ICO是反向的中心化的集中,集中的手段背后更多的是热炒。

 

缺少了真实实体的匹配,仅仅只是以流量为落脚点的资本积聚所导致的必然是虚假与非法,这或许也是ICO被定性为非法集资的原因所在。

 

比特币的内在自由与ICO的外在集中形成了一种难以调和的矛盾,这种矛盾最终导致了完全背离自由精神的政府规制。这种规制让比特币为盲目追求自由付出了代价,ICO在其中扮演的则是充满反讽的中心化角色。然而,以太坊的野心还不止于此,但它目前的性能和社区都无法承载更多。例如去年11月份兴起的“加密猫”游戏,本质上是物权的自由发行和流通的雏形,瞬间就使以太坊陷入瘫痪状态。这种瘫痪到几乎不可用的状态持续了三周之久,某些交易所不得不宣布暂停以太坊以及ERC20代币的提现,这对于整个社区来说都是灾难性的。

 

交易数字资产的自由

未来的趋势或许会实现自由的数字资产交易。

 

市场大爆炸所带来的比特币爆发和造富运动正在让它从一个去中心化的存在变成了另一个中心。比特币的内在自由与交易所的外在集中也已经形成了一种难以调和的矛盾。

 

交易所,这个原本是比特币最鄙夷的存在,现在却成了它积聚流量、回归现实的物理场所。在数字货币市场,财富效应构成巨大的旋涡,而在旋涡中心便是数字货币交易所。交易所作为撮合买卖双方的平台,也是区块链和财富最大的交汇点。人们对财富的关注和交易所约束制度的缺失使其暴利属性被无限放大,成为很多人眼中稳赚不亏的好生意。

 

据howmuch.net近期统计,全球排名前五交易所的日均利润都超过100万美元,其中币安日利润更是高达342万美元。交易所的盈利模式并不复杂,主要收入来源为交易费。各大交易所的交易费大约在0.03%-0.5%之间,还包括百万到千万不等的单个项目上币费和杠杆交易、金融衍生品等业务收入来源。

 

但是,围绕交易所的纷争始终不断。三月份的OKEx期货维权事件,五月份红杉资本起诉赵长鹏违反独家投资协议,虽然没有确凿证据证实其真实性,但可以肯定的是,各类事件频发引起了不少纠纷。交易所为了吸引用户,使用户觉得在交易所里有更稳定赚钱的可能,甚至不惜利用机器人制造虚假交易来提高成交量。

 

此外,安全性也是中心化交易所的一大痛点。一个名为Blockchain Graveyard的网站专门记录了被攻击过的数字货币交易所,从2011年起,共有价值大约17亿美元的数字货币失窃。更有业内人士透露,几乎每一家交易所都受到过黑客攻击,只是一些得到解决,一些按住不发。“尽管中心化交易所有诸多不足,但受限于搭建交易的技术门槛,人们只能默默忍受,只有打破门槛,才能把选择权还给大众,创造更加自由的市场,而这正是oneroot分布式去中心化交易体系想要做的。”ONEROOT基金会主席孙颖俊接受45区(ID:block-45)采访时表示。交易所扮演的角色只是配套的服务机构,不能成为站在金字塔顶端,支配数字货币资产的主宰者或垄断者。在他看来,可以预见区块链技术的下一个发展方向必定在于数字资产的交易自由和更加成熟的合规监管。借助“分布式去中心化交易体系”,合作方能够跨过技术门槛,快速搭建属于自己的交易所。尽管在短期时间内还无法撼动中心化交易所的霸主地位,但这或许是通向自由的关键一步。

 

今年2月,Bitfinex宣布将和EOS合作推出去中心化交易所EosFinex,币安也在3月宣布推出公链Binance Chain。Rootrex所搭建的分布式去中心化交易所则会让中小型的渠道流量仅需要像使用网站搭建工具一样,低成本地使用全套的解决方案。通过中小型渠道流量的数据共享,能够解决了单一小渠道流量少的问题,而中小型渠道流量也可以几乎零成本地进入到交易机构行列,最终达到构建币圈生态的目标。

 

免责声明: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及交易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收藏
相关推荐
相关下载
登录后评论
Copyright © 2019 宽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