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分析

  如果一种分析方法能够将未来的所有可能都囊括其中,并且可以做出合理的解释,那么这种分析方法基本上来说就没有任何实战价值。  ------金融帝国

 形态分析将走势图中的形态分为“反转突破形态”和“持续整理形态”两种。其中“反转突破形态”包括:双顶(低)、三重顶(低)、头肩顶(低)、圆弧顶(低)、V形反转;而“持续整理形态”包括:矩形、三角形、旗形、楔形。

在我看来,形态分析对于反转形态归纳的比较细致,基本上囊括所有反转时可能出现的情况。但对于整理形态,似乎归纳的并不细致。整理形态本质上是趋势中的一次调整。如果加上“波浪理论”中的调整形态,那么整理形态就基本上完备了。波浪理论中将能够划分为三个子浪的简单调整分为:之字形调整、平坦形调整。而对于复杂的“双3”和“三3”,基本上很少能够在日线以上的级别中出现。有意思的是,波浪理论中也有三角形,这与形态理论别无二致。

 在我看来,单独的形态分析的预测意义与可操作性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形态分析不过是一种对市场的解释工具,它能够把市场任何可能出现的走势形态都囊括其中。也就是说,无论未来市场如何运行,形态分析都能将其合理的纳入其中。这样一来,形态分析就不能算作什么分析了,而只能算是一种追求自欺欺人的幻觉的一种工具。我想这时,大多数人都不能接受我这种偏激的结论,那么就听听我的理由吧。为了阐述的方便,我们全部以上涨行情为例,其实下跌的道理也是完全相同的。

 如果上涨中出现一次下跌的话,那么见顶了就是V形反转。而如果其后创出新高就是一次“简单的调整”。当然这种简单调整没有纳入“形态分析”和“波浪理论”当中,但是谁也无法否认市场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简单、短暂的调整。也许是这两种理论认为这种情况太普遍而不值得一提吧。

那么如果第一次的下跌出现反弹后又继续下跌时,就又出现了三种可能。如果最终见顶,那么就是双顶;如果没能见顶、并且又没有创出第一次的新低,那么就是平坦行调整。如果没能见顶、并且创出了第一次的新低,那么就是之字形调整。请注意,之字形调整与双顶是矛盾的!事实上,之字形调整就是双顶跌破颈线(成立)后,就立刻见底上扬的形态。站在最低点的时点上来看,之字形是一个完美的双顶形态。有意思的是,这种形态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却是在市场中经常出现的!我将其称为“假双顶”,并且这种形态不但符合波浪理论,而且还是具有极佳提示作用的形态。这一点,我们在“雕虫小技”中详细探讨。确切的说,还有第四种可能,那就是“旗形”与“楔形”在形成过程中的情况。这两种形态是允许,第二个低点低于(第一个低点的水平)颈线的。

那么如果第二次的下跌出现反弹后又继续下跌时,同样出现了三种可能。如果最终见顶,那么就是三重顶或者头肩顶;如果没能见顶的话,那么因当时特点将其归纳为形态理论的“持续整理形态”。要知道无论走势如何,都能将其归纳为矩形、三角形、旗形、楔形等形态中。不信你试试看,五浪的调整,你还能找出这几种可能性之外的画法吗?对于上面提到的旗形和揳形来说,就出现了一种事后合理的幻觉。对于跌破水平颈线后下跌的案例,我们就很自然将其归纳为顶部形态;而对于跌破水平颈线后就立刻见底的部分案例,我们就会同样自然的将其归纳为旗形、或者楔形。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跌破头肩顶的经线后,就立即见底的情况。由于头肩顶中间的顶高于前后两个顶,那么就没有办法将其解释为旗行、或者楔形。这时就出现了“假头肩顶”(波浪理论称为头肩形整理,我后面称其为跨过顶部是天空),后面我会着重解释这种情况。

 第三次下跌后出现的上涨,根据江恩的“四次法则”,就此展开升势的概率是极大的。从历史统计中,我们也很难找到更长(次数)整理的案例。但如果行情真的陷入更复杂的整理中,那么就可以用波浪理论中“双3”和“三3”,以及“九浪三角形”来解释。由此看来,通常的整理都会在三次下跌后结束。这似乎又回到了《狼来了》的故事,以及“事不过三”的老俗话中来。我要说的是,当整理出现之前,你并不知道他是横向整理;而当你看出这是整理行情的时候,通常意味着整理行情的结束!

上面阐述的是形态的划分,而形态分析中三大提示,在我看来全部都是误区!首先,调整形态通常都是缩量的。这个命题的正确率几乎接近100%。但如果反过来看,反转形态在形成过程当中也是缩量的!这个命题的正确率同样接近100%!对于上涨行情而言,推动趋势就需要巨大的成交量,而横向运行无论是整理还是反转通常都是缩量的!形态分析对于双顶的描述中,也有“第一次下跌后的上涨,在成交量萎缩的情况下而不能创出新高”的说法。事实上,成交量是与价格同步,而从来没有领先过价格。遗憾的是,很多股民在调整(下跌)中,以成交量萎缩作为不卖出的理由。如果调整后又继续上涨,那么就可以将其归纳为整理形态;而如果缩量后又继续放量,那么通常也是整理形态。但如果“调整后”继续下跌,那么就可以归纳为反转形态;而如果缩量后继续缩量,那么通常也是反转形态。请注意,他们是同步的,而成交量并没有提示作用。我们从OBV指标也能看出,成交量在上涨的时候通常要比在下跌的时候大,这也是通常OBV指标都是正值的原因。这种现象告诉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衡量一个命题好坏的标准,不光是正确率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符合这种命题,但不成功的比例具体有多***如,人类的生存都是需要呼吸氧气的。这个命题的正确率是100%,但如果根据这个命题做出“呼吸氧气的就是人类”的判断,那么就有点贻笑大方了!

其次,三重顶比头肩顶更容易演化成持续整理形态。形态理论的根据为,三重顶有更多类似于矩形整理的特征。但我从更多的历史走势中发现,头肩顶跌破颈线形成颈后就立刻大涨的案例。更有意思的是,这类案例后期的上涨不但快速,而且升幅巨大!我将这种头肩顶成立后又演化成整理形态的走势称为“跨过顶部是天空”,并且该形态是最佳的快速获利形态。这种形态理论解释不了的现象,却能够与波浪理论不谋而合!按照波浪理论的说法,三浪上涨与四浪下跌组成了头肩顶的左肩;五浪上涨与A浪下跌组成了头肩顶的头;而B浪反弹与C浪下跌组成了头肩顶的右肩。而这种相对强劲的上涨后出现的强势调整,通常为大三浪的第一和第二子浪。后期出现快速而大幅上涨的“三浪三”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跌破颈线后的最小跌幅等于最高点与颈线的垂直距离。我个人感觉这种说法,是没有任何统计学依据的。通常来说,反转形态如果能够成立的话,那么事后来看,通常下跌都能够大幅度的超过最小跌幅。而如果出现“假双顶”与“跨过顶部是天空”时,下跌的幅度又会小于最小跌幅。要知道这两种情况就是波浪理论中经常出现的“ABC三浪调整”,并且出现的次数应该大于形态分析中的“反转突破形态”和“持续整理形态”的次数。

道理很简单,调整浪都会是奇数浪。稍加统计,我们都不难发现这样的规律:调整次数越多的整理形态,出现的次数就越少。1浪调整最多,而无论是波浪理论还是形态理论,都将其视为上涨的一部分而不加描述;3浪调整其次,只有波浪理论进行描述,但形态理论却没有任何描述;5浪调整很少出现,也就是说,形态理论中的“持续整理形态”只不过是全部整理形态的一小部分;7浪调整极少出现,波浪理论将其解释为“双3”;(再多的调整次数可以用波浪理论中“九浪三角形”与11浪调整组成的“三3”来解释)我的意思是说,反转形态在趋势中只能出现一次,而由5浪调整形成的形态理论中的“持续整理形态”出现的次数要小于“波浪理论”中“ABC三浪调整”的次数。这样一来,“假双顶”与“跨过顶部是天空”不但不是偶然现象,反而出现次数要大于形态理论中描述的任何形态。

由此看来,形态分析只能把已经完成的走势进行归类,而对于未来的走势没有任何提示作用。遗憾的是,这种分析方法被编入《期货从业资格教材》,甚至被大量的交易者所使用。想想也很讽刺,交易者乐意于相信未来会如何运行,都可以按照形态理论进行假设。我真想不明白,这个行业内的所有角色、所有参与者,到底还要在事后合理的幻觉中走多远?曾经的我,因为误信形态理论而遭受了惨重的亏损,但由此我也找到了一种高效的获利方法。

免责声明: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及交易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收藏
相关推荐
相关下载
登录后评论
Copyright © 2019 宽客在线